水利部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防灾减灾调度更主动

发布时间:2023-11-29 来源: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7月下旬,台风“烟花”登陆浙江,德清县近100个水文监测点捕捉数据。雨量自动观测仪“紧盯”变动,每积累0.5毫米雨量,漏斗倾翻,触动电路,发射信号。雨势化作持续更新的数字,显示在浙江省德清县水利局的雨水情遥测系统中。“过去靠人工测量、记录、计算,一趟得个把小时,如今只需5分钟,数据就能全部汇总。”德清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科科长程开宇说。

  水利有数,治水有智。水文自动化测报,数据跑在前面;自动预警平台,为群众转移避险赢得时间……新技术的运用,不断的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近年来,水利部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强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水利工作深层次地融合。目前,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从2020年起,水利部选取11家先行先试单位,计划用两年时间开展实施36项先行先试任务,推动新技术在防汛抗旱、江河流域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领域的运用。

  铺开一张流域地图,是防汛一线常见的场景。如今,数字化技术让江河跃然网上,模拟洪水成为可能。

  “把2007年淮河流域暴雨放大10%”……近日,在淮河水利委员会,一场淮河洪水预演开展。王家坝何时开闸?蓄滞洪区如何启动?数字地图上,淮河干流、蒙洼蓄滞洪区、王家坝闸清晰可见,不同强度的降雨、各种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方案依次演练。此前,淮河水利委员会利用直升机加载激光雷达测绘方法,精准测量了淮河河道,并对王家坝、临淮岗重要防洪工程进行了激光扫描。

  “数字+大江大河”能产生什么效果?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介绍,数字孪生技术结合河流的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数据、水利模型等,构建数字化场景,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预报和调度方案推演,为流域防汛提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支撑。

  数字化,更能全方面提升江河管理上的水准。非法采砂是长江流域需要破解的难题。众多的采砂船如何监管?砂石来源如何追溯?今年年初,在湖北省黄梅县陆家咀可采区,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出了长江干流第一张电子砂石采运管理单。在线开单、在线核验、采量控制等功能一网通办,让执法人员实现“采、运、销”全链条监管。

  目前智慧流域建设正不断推进。黄河流域加强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黄河智能中枢,建设智能业务应用,提升科学精准决策支持能力。珠江水利委员会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在线监控全覆盖。

  全国有9.8万多座水库,10万多座水闸,93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数量多、分布散,新技术可有效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过去吃苦咸水,如今饮黄河水。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让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群众喝上放心水,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全县自来水管网2100多公里,不少埋在地下,跑冒滴漏、水压不稳。”商河县城乡供水服务中心主任李兆说。

  搭建“一张网”破解管护难题。“每家配备智能水表,通过4G远传超声波传送数据;安装视频监控,实现水库、水厂、管网和终端用户的自动监控。”李兆介绍。

  948块村头总表、14.6万块智能水表、183处监控点,实现“一张网”全覆盖。“水质、水量、水费在手机上查看;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在手机上反馈。不仅喝上水,更喝上了‘明白水’。”许商街道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介水说。

  “互联网+城乡供水”,破解饮水工程后续管理难题。水利部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过去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管理队伍力量不足,影响工程效益持续发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工程网、供水网和数据网的统一,实现了全程管理、精准服务。

  天文潮、风雨潮,又遇台风。7月24日凌晨2点,台风“烟花”将在浙江登陆。

  总长2014公里的海塘,是防潮挡浪的第一线,如何尽快排险加固?沿海城市如何防范内涝?哪些区域要提前转移群众?时间紧、任务重。

  在浙江省水利厅会议室,海岸线、河流、水库,密密麻麻的图标闪烁;降雨量、水位、流量,一个个数据跳动。风险提示、预警预报不断传出:宁波市镇海区的10段海塘有缺口,要提前封堵;从浙东沿海到中北部山区有山洪风险,请相关村镇提前准备好……浙江省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水文站点汇总数据,智慧平台运算分析,调度人员精准决策。过去一上午研判一个方案,如今一天能出50多个方案。”浙江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有关负责人陈志刚说。

  一个系统,整合防洪地图、水情雨情、洪潮预报、预警发布等功能;一张网络,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责任体系。“预报预警处于防汛链条的前端。预报准确,后续的水库调度就能更精细、群众转移就能更及时,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就能再减少。”刘志雨介绍,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天然就是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的过程。物联网、遥感、视频系统等技术能收集数量更大、要素更丰富的数据,大数据挖掘、预报调度融合等让洪水预测预报更准确。

  数据跑得快,水库联合调度更精准。23400立方米每秒!8月30日零时,位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出现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丹江口、安康、潘口、黄龙滩4座水库联合拦洪19.53亿立方米,大大降低汉江中下游水位1.5—3.5米。

  什么时候拦、拦多少、水库间如何配合,都要精确到毫厘。长江智慧水文监测系统在实战中展现身手,三维可视化展示、水位—流量关系智能优化、水情信息实时报送,为精准制订水库调度方案提供支撑。

  今年入汛以来,各级水利部门密切监视雨情,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向相关防汛责任人累计发送预警短信3100多万条,向受威胁区域公众发送预警短信7.4亿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8月15日,全国3103座次大中型水库共拦蓄洪水786亿立方米,减淹城镇936个次、减淹耕地1229万亩,避免人员转移650万人。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慢慢地增加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上一篇:汛情当前 哪些“黑科技”助力抗洪一线?如何科学精确防洪减灾?

下一篇:水利工程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